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法律法规
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

机遇与挑战并存 民企如何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

2017-03-14 15:42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的重大合作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2017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这个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不仅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贸易机遇、还提供了投资机遇。那么,我国民营企业该如何把握这一机遇,更好地“走出去”呢?

  商务部部长钟山介绍,“一带一路”提出三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有50多个国家已经与中国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

  三年多来,“一带一路”的合作成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去年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6.3万亿元人民币,增速超过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增速。双向投资也在不断增长,沿线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去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到14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另外,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欢迎。同样,沿线国家的产品、服务、技术、资本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互利共赢。

  有专家表示,尽管中国与沿线各国在全方位合作的过程中都取得了丰富成果,但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风险性的系统工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指出,调研发现,支持企业海外经营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善,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突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待加强。此外,“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还存在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与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海外发展决策与经营能力不足;由于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无法获取有效咨询服务等问题。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民企如何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代表委员纷纷建言支招。

  有代表指出,企业走出去,必须是有组织有选择性地走出去,同时,不能把落后产能释放出去。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认为,如果企业在国内都没有竞争力,就不可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建立竞争力,所以对企业的首要要求是本土市场要具有竞争力,而且这个竞争力一定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的项目。

  中国工业电器龙头企业正泰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常委南存辉指出,有实力的企业,首先是产品销售走出去,然后是物流走出去,跟着服务走出去、投资走出去,主要是为了进入国外的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小到大,从国内走向全球。”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认为,“走出去”的企业要想走的更远,靠的是技术、品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把“三个转变”落实好。

  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说,民营企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既能输出中国的优秀产品,也能让中国企业学到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当然,要让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上阔步前行,政府还得“扶上马,送一程”。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认为,政府要主动提供信息,为企业提供政策和法律方面的服务,还要支持企业抱团走出去,并认真总结走出去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在提案中建议国家要采取更多过硬举措,把支持企业“走出去”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大事来抓。

  傅军建议国家层面采取制定国家对外投资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外汇支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绿色通道”和境外保护、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寻求互利双赢稳健发展等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建议中国政府驻外机构增设“一带一路特派员”,为中国企业提供政策、税务、法律等一揽子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白重恩建议,首先,中国应推动筹建海外开发署,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项目能够落地生根。第二,建立双边经济合作区,加强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第三,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格局。第四,构建国际化、市场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和中间组织,发挥商会协会等中间组织的重要作用。第五,强化风险评估、预警和管控,完善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机制,帮助企业分担国际化风险,保护企业在外资金安全。第六,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着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突破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人才“瓶颈”。

  在“一带一路”进程中如何推进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在发言中呼吁把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济光表示,为推进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进程中“走出去”,应成立专门的海外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加强中小企业海外发展的金融支持,出台综合配套的扶持政策,并建立公平的“走出去”支持与促进政策。